中國旅游發展正在進入新的階段,政府重視形成熱點,企業跟進形成熱流,市場呼應形成熱潮。下一步,主要任務有四個方面:需求側精準、供給側改革、產品端發力、渠道端變化。市場已經變化,促使旅游行為普遍化、旅游生活常態化、旅游市場全球化、旅游通行便利化、旅游消費個性化、旅游選擇精準化。對應這種變化,投資商大舉進入,2015年,全國旅游投資總額超過一萬億元。但與旅游發達國家比較,一個問題越來越突出,就是如何從粗放低效到精細高效,這也是旅游供給側改革的關鍵。
從旅游發展的宏觀格局看,需要控制傳統供給,優化整體結構,提高發展水平。在工業化發展中期,群體追求自然是經濟總量,在旅游領域的表現就是求規模。處在這樣的歷史時期,需要提出工業化后期甚至是后工業化時期的戰略目標,是發展導向的提升之舉。從中觀格局看,需要提高企業效益。說到底,投資要有回報,企業要有利潤,員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稅收,社會要有拉動,是發展的原動力,也是追求發展質量的轉型之舉。從微觀格局看,需要工匠精神,做精做細,這是培育競爭力的長遠之舉。所謂工匠精神,正如日本人所說的,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但我們現在泛濫的是做大做強,老祖宗造詞是強大,先強后大,我們偏偏要顛倒過來。有些地方是執政者好大喜功,開發商貪大求洋,規劃者推波助瀾,評審者隨波逐流,花了很多冤枉錢,還往往自鳴得意。
倡導旅游工匠精神,首先是產品開發應注重四個方面,一是差異形成吸引力。差異性越大,吸引力越強,但絕不是規模越大吸引力越強。二是精細創造競爭力。無錫靈山第五期工程做禪意小鎮,董事長提出來要種青苔,禪意小鎮沒有青苔就沒有禪意,工人說,我們種樹種草種花都行,就是不會種青苔,他和工人一塊試驗五次,把青苔種出來。再比如竹籬笆,似乎很簡單,江南到處是竹子,他在全世界招標,形成了七十多個方案,最后請日本的工匠過來,現場制作,中國人跟著學,這就叫精細。但是反過來說,江蘇人的精細如果比起德國人、日本人,還是差點層次。三是組合開拓發展力,就是要靠各類產品的組合,不斷開拓發展力。四是生活對應市場力,最終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超越日常生活,才有吸引力,才能夠抓住市場。
倡導旅游工匠精神,要培育文化。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現在是拆了老的建新的,建了新的想老的,想了老的仿老的。今天的垃圾建筑,明天的建筑垃圾,這代人要給后人留什么?就留建筑垃圾嗎?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遺產,要有這樣的文化精神,建設未來的文化遺產。如何做?一是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頭看。二是五可:可進入、可停留、可欣賞、可享受、可回味。三是五個度:差異度、文化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四是五個力:視覺震撼力、歷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潤力、快樂激蕩力。自然不宜改變,感受應當深化;歷史不可重演,體驗應當升華。淡化景區,淡化開發,是新要求。強化景區自然強化景觀,把視覺作為第一要求甚至是唯一要求。而在新的市場需求之下,要求是全方位的,是綜合感受,是眼耳鼻舌身心神的全面體驗。一流的觀光資源已經全面開發,再強調景區則會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多花錢,辦不好事。因此,應當以歷史文化體驗區、休閑游憩區、生態旅游區、旅游度假區、專項旅游區、特色娛樂區等定位。
倡導旅游工匠精神,要在全域旅游之下推進。一方面是農村,應當用景觀的概念看待農村,不能一掃而光;用綜合的理念經營農業,通過旅游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用人才的觀點發動農民,使農民也成為文化傳承者、工藝美術師。另一方面是城市,要用抓旅游的理念抓城市,突出人本化和差異性;用抓飯店的理念抓景區,突出精品化和細致化;用抓生活的理念抓休閑,突出舒適性和體驗性。
倡導旅游工匠精神,關鍵是服務先導。作為中國服務業的引領者,中國旅游業已經做出了巨大貢獻。服務在于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現在,對于服務和質量的重視程度不足,只重視處理投訴,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倡導旅游工匠精神,根本在于人才,人才需要梯隊,梯隊需要環境。要在全社會弘揚尊重服務的氛圍,在全行業形成尊重人才的環境。工匠精神,一是守業,做好本職工作;二是敬業,需要兢兢業業;三是職業。目前,酒店業的職業經理人已經形成,其他領域尚不足;四是精業,要在實踐中形成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精于職業,精于事業。
由此,就需要各級旅游部門開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提出了工匠精神,應當緊密呼應。首先是輿論導向,可以開展旅游工匠精神的討論。其次是行業導向,獎勵一批行業大師,從管理大師、運營大師到規劃大師、設計大師,一直到技能大師、服務大師。三是形成機制,尤其是旅游院校的導向,不能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只有奠定旅游發展的微觀基礎,緩解粗放低效的狀態,創造精細高效的格局,才能使中國旅游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謀求可持續發展。
(來自 中國旅游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