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護濕地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為宗旨的濕地國際(WI),是通過國家林業局(原林業部)與中國政府達成諒解備忘錄而并成功在中國建立辦事處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通過引進技術和資金,提供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開展信息交流等工作,促進了中國和東北亞的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加強了水禽的保護。
WI創建于1995年10月,由原亞洲濕地局、國際水禽與濕地研究局、美洲濕地局3個國際組織合并而成??偛吭O在荷蘭瓦哥寧根。國家林業局和WI為加強和規范雙方的合作,于2003年9月8日簽署了有效期為5年的《合作框架協議》。2009年8月雙方續簽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還建立了年會機制。十幾年來,WI在中國開展數十個項目,其中以下兩個項目亮點突出。
項目一: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山地濕地綜合管理項目。由WI組織實施的“若爾蓋高原和阿爾泰山濕地綜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是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18個示范項目之一,于2007年8月正式啟動,歐盟贈款160萬美元。項目啟動以來對若爾蓋高原泥炭地發育退化及恢復進行了初步分析,完成了若爾蓋泥炭地碳動態評估,若爾蓋瑪曲濕地水資源狀況評估以及阿爾泰山濕地快速評估,在當地相關部門、社區和國內外專家的積極參與下,制定了“若爾蓋高原濕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戰略”和“阿爾泰山濕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戰略”,編制了“若爾蓋濕地恢復技術手冊”。項目在四川省若爾蓋縣、紅原縣和甘肅省瑪曲縣、碌曲縣開展了泥炭地恢復示范,通過填埋排水溝、修筑土石壩、木板壩、圍欄、播散草籽等方式,提高地下水位,恢復草地植被,遏制泥炭地退化趨勢;同時項目首次將泥炭地恢復技術引入新疆阿勒泰,在三道海子濕地和哈拉沙子濕地進行了濕地恢復試驗,并取得良好效果。項目多次組織專家進行濕地知識、泥炭地恢復和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培訓,并組織國外實地考察,大大提高了當地保護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在項目推動下,四川省若爾蓋縣、紅原縣和甘肅省瑪曲縣、碌曲縣政府和若爾蓋地區相關保護區等合作伙伴共11家部門和組織聯合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成立了若爾蓋高原濕地保護委員會,成為跨省合作的典范。
項目二:亞洲濕地周與濕地學校交流項目。自2002年開始,WI在日本地球環境基金的資助下,分別在日本千葉,韓國漢城、釜山和中國江蘇大豐、黑龍江扎龍、甘肅蘭州、江西南昌、廣東湛江、湖北武漢以及泰國甲米實施“亞洲濕地周與濕地學校交流項目”。該項目為期9年,總金額約合200萬元人民幣。主要以濕地保護區為依托,建立并運轉一個濕地學校網絡 ,組織中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5國學生、老師、保護區管理者和環境志愿者代表等參與考察國際重要濕地,旨在培養青少年、教師對濕地價值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的認識。目前已在5國成立起了15所濕地學校。項目地點正從東北亞國家進一步擴展到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項目二:亞洲濕地周與濕地學校交流項目。自2002年開始,WI在日本地球環境基金的資助下,分別在日本千葉,韓國漢城、釜山和中國江蘇大豐、黑龍江扎龍、甘肅蘭州、江西南昌、廣東湛江、湖北武漢以及泰國甲米實施“亞洲濕地周與濕地學校交流項目”。該項目為期9年,總金額約合200萬元人民幣。主要以濕地保護區為依托,建立并運轉一個濕地學校網絡 ,組織中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5國學生、老師、保護區管理者和環境志愿者代表等參與考察國際重要濕地,旨在培養青少年、教師對濕地價值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的認識。目前已在5國成立起了15所濕地學校。項目地點正從東北亞國家進一步擴展到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