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味道
七絕 - 平水韻
彩線輕纏情意長,
粽香飄逸滿庭芳。
踏青林野尋童趣,
蒲艾靈均映夕陽。
乙巳端午滇旅閑人書
編輯:端午味道·詩注
在端午佳節之際,一首《端午味道》以細膩的筆觸,將五彩線、粽子、踏青、艾草這四個充滿節日氛圍的元素巧妙融合于平水韻七絕之中,勾勒出一幅幅溫馨而又充滿文化韻味的畫面,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首句解析:“彩線輕纏情意長”
五彩線,作為端午節的重要象征之一,自古以來便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對親人的深情厚意。詩人以“彩線輕纏”起筆,不僅描繪了節日里家家戶戶用五彩絲線纏繞手腕、腳踝的習俗,更借這一細節,傳達出人與人之間那份難以言表的深情厚誼。彩線的色彩斑斕,恰似人間情感的豐富多彩,而“情意長”三字,則將這份情感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人不禁思考: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是否還能保持這份純真與深情?
次句探討:“粽香飄逸滿庭芳”
粽子,作為端午節不可或缺的美食,其獨特的香味早已成為節日的代名詞。詩人通過“粽香飄逸”的描述,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節日氛圍的庭院,那里,粽子的香氣四溢,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更觸動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家的思念與向往。這一句,不僅展現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更寄托了詩人對家的深深眷戀和對傳統文化的無限熱愛。
三句轉承:“踏青林野尋童趣”
踏青,是端午節期間人們親近自然、放松心情的一種方式。詩人在此句中,將筆觸轉向了林野之間,描繪了一幅人們踏青尋趣的畫面。這里的“尋童趣”,不僅是對兒時記憶的追溯,更是對純真歲月的懷念。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早已忘記了那份簡單而純粹的快樂,而詩人通過這一細節,提醒我們珍惜眼前的美好,回歸自然,尋找那份久違的童真與快樂。
末句升華:“蒲艾靈均映夕陽”
艾草與屈原(靈均,屈原的字),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詩人在此句中,巧妙地將二者結合在一起,既表達了對屈原的緬懷與敬仰,又寄托了對艾草的深深喜愛。艾草,以其獨特的香氣和藥用價值,成為端午節驅邪避疫的象征;而屈原,則以其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文學成就,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楷模。當蒲艾與夕陽相映成趣時,我們不僅看到了節日的溫馨與美好,更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承與力量。
綜上所述,《端午味道》一詩,以五彩線、粽子、踏青、艾草為線索,將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與文化內涵融為一體,既展現了節日的喜慶與溫馨,又寄托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之情。這首詩,不僅是對端午節的深情禮贊,更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詮釋與傳承。
賦詩:劉尚林
編發:王克力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