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微藻產業 程海保爾書寫生物科技新篇
媒體:麗江融媒
依托全球僅有的3處天然螺旋藻生長湖泊之一的程海湖,麗江中國西部研究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單位——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程海保爾”)以18載精耕細作,將“程海保爾”打造成閃耀的“中國馳名商標”,更以“立足程海,放眼世界”的雄心,由傳統藻類養殖向高端生物科技領域大步跨越。
程海保爾螺旋藻養殖基地。(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走進程海保爾螺旋藻養殖基地,一排排整齊的養殖池仿佛鋪展在地面上的綠色畫卷,自動化攪拌車緩緩穿梭,卷膜機有條不紊地升降。“目前已經建成的年產1500噸程海螺旋藻集資項目,擁有33.2萬平方米的養殖基地,年產量900噸,全面投產后,年產量可達1650噸。”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青山說。
在中央控制室內,33.2萬平方米的養殖基地盡收眼底。(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科技是程海保爾騰飛的核心引擎。在中央控制室內,33.2萬平方米的養殖基地盡收眼底。“系統實時監控著每個養殖池的室溫、氣溫,攪拌車的啟停,藻水池的轉速,卷膜機的升降,實現了螺旋藻養殖的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員工楊麗珍說。
“公司是螺旋藻云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企業、云南省政府重點培育的企業。在生產方面擁有44項發明專利,獲得12項科技成果,成立了丁德文院士工作站、嚴小軍院士工作站等。”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青山說。
程海保爾經過18年的不懈奮斗,將螺旋藻養殖規模從75畝擴展至2568畝。車間內,員工身著潔凈服,在現代化生產線旁忙碌。作為公司車間的主任,毛金蓮主管螺旋藻和紅球藻的深加工與包裝,在家門口工作,既能照顧家庭,又能享受穩定的工作,讓她倍感踏實。
車間內,員工身著潔凈服,在現代化生產線旁忙碌。(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我就住在公司附近的季家村,已在公司工作了近20年,公司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福利待遇,包括5大保險,月收入約5300元。”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車間的主任毛金蓮說。毛金蓮是程海保爾眾多員工的真實寫照,公司每年發放員工工資超過1500萬元,有效促進了本地就業和人才培養。
在“智”的投入上,公司同樣不遺余力。“我們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是非常大的,每年的研發費用都在800萬元以上。”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譚應宏說。
300噸雨生紅球藻萃取蝦青素項目現場。(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今年3月,總投資2.3億元的一期“300噸雨生紅球藻萃取蝦青素項目”已正式動工。這不僅將成為程海湖畔的“產業地標”,更是國內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蝦青素產業項目之一,標志著程海保爾向高附加值生物科技領域的戰略升級。該項目落成后,將成為程海湖畔科技含量最高的產業明珠。
“雨生紅球藻是生物行業的前沿產品,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將成為保健品、醫藥和食品行業的新興產品。投產后,將實現300噸紅球藻的產能規模。未來,公司將對雨生紅球藻萃取蝦青素項目進行綜合開發,推出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等功能性產品。”譚應宏說。
雨生紅球藻系列產品。(麗江融媒記者 趙麗軍 攝)
從滿足日常營養的螺旋藻面條、餅干,到科技加持的功能性螺旋藻保健品,再到蝦青素產品,程海保爾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大健康產品矩陣,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健康選擇。
程海保爾正以創新為筆,科技為墨,在程海湖畔繪制出一幅產業融合發展的壯麗畫卷。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