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國家旅游局網站 作者:國家旅游局網站專業號:蓓蓓
2012/12/14 15:43:28
提到內蒙古人們首先會想到大草原,其實,內蒙古不僅擁有我國最大的草原資源,還擁有我國最大的森林資源,如今的內蒙古森林旅游已經成為國內外游客必去的重要旅游項目,森林旅游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據不完全統計,到2011年底,全區有森林旅游景區(點)80個,評定為A級的森林旅游景區(點)有31家,占全區A級景區總數的14.03%;全區森林旅游景區實現年營業收入約5億元,直接安排林區群眾就業7600多人,全年接待1200萬人次。占全區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的23.18%。
森林作為內蒙古旅游的魅力資源之一,在旅游市場的帶動下,以經營森林旅游的大興安嶺林區的阿爾山—柴河、莫爾道嘎白鹿島、鄂倫春嘎仙洞、牙克石鳳凰山、紅花爾基,通遼的大青溝,赤峰的美林谷,阿拉善的賀蘭山、額濟納胡楊林景區已經為國內游客所熟知和喜愛,更重要的是當地林區居民已經從發展生態建設美麗家園,在經營森林旅游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據了解,內蒙古旅游局近年來把森林旅游景區列入扶持項目,把生態的保護與建設作為發展旅游的先決條件,先后重點支持了阿爾山—柴河、大青溝、鳳凰山、莫爾道嘎白鹿島、美林谷、賽罕烏拉、哈達門、賀蘭山南寺、北寺、額濟納胡楊林等重點森林旅游區的建設,如今已成為內蒙古重要的A級旅游景區和森林旅游目的地。在政府投資的有效引導下,社會資本也大量投資森林旅游,林區的生態旅游、林家民俗游、冰雪旅游、溫泉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森林旅游得到了快速發展,從東部的大興安嶺到中部的陰山和西部賀蘭山開發了一大批以山地森林為依托的生態旅游區。
經過幾年的時間,全區各地已經開發培育了一批美麗的森林旅游產品,既有大青溝、阿斯哈圖石林、賀蘭山、額濟納胡楊林、紅花爾基等觀光類精品,也有阿爾山、鳳凰山、白鹿島、美林谷、哈達門等度假類產品,還有阿爾山白狼林俗村、鄂倫春相思谷、阿里河、根河敖魯古雅等森林民俗類旅游產品,漂流、滑雪、戶外運動、科普考察等專項旅游產品更是遍及全區的各個森林旅游景區。特別是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林區作為全國的最大森林區域,森林旅游產品已成為大興安嶺林區和呼倫貝爾旅游的突出特色。
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對自然生態的尊重與高度重視。今年初,內蒙古下發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精神的實施意見》,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的擴大,為內蒙古旅游業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隨著林業轉型步伐的加快和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長,森林旅游的產業化程度明顯提高,發展森林旅游時機成熟。讓內蒙古人引以為豪的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主要遍布全境,這里是建設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的重點地區,在我國大力推進旅游業發展的大背景下,發展森林旅游的時機已經成熟。
內蒙古旅游局趙廣華說:“發展森林旅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林區建設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內蒙古旅游業加快發展、建設草原文化旅游大區的重要舉措。”內蒙古發展森林旅游,首先要解決制約森林旅游的“現行體制和機制瓶頸”,調動林區居民和森工企業職工發展森林旅游的積極性,加強對林區森工企業職工和居民的培訓力度,增強其旅游服務技能,堅持其在就業增收的主體地位。只有把林區居民特別是森工企業發展森林旅游的積極性引導好、發揮好,使廣大居民和森工企業從森林旅游發展中受益,才能保證森林旅游的健康發展,才能促進林區經濟轉。由于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森林旅游的淡旺季特別明顯,一方面,要進一步突出和強化森林旅游的特色,在產品打造上,大力發展生態觀光,重點發展森林度假,發展野營、自駕車、滑雪和民俗體驗等專項旅游;另一方面,統籌整合區域旅游產品,把森林旅游和文化旅游、草原旅游、沙漠旅游、溫泉旅游、湖泊旅游、冰雪旅游等相關產品進行組合式開發,打造復合型旅游產品,發揮旅游產品優化組合的最大效益。
目前,我國的旅游業發展日漸成熟。內蒙古森林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得到了旅游和林業部門的高度重視。據了解,未來將共同協作建設多個“旅游促進林區經濟轉型示范區”,培育一批森林旅游精品景區,積極探索出一條具有內蒙古特色和旅游特點的林區經濟轉型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