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非遺正青春
媒體:麗江發布 作者:內詳
走進麗江古城,青石板路蜿蜒其間,古老建筑錯落有致,處處彌漫著歷史的氣息。在這里,古老與現代激情碰撞,傳統與創新完美融合,演繹著獨特的文化韻律。
麗江古城一角。(趙廣明 攝)
近年來,麗江古城積極探索非遺傳承展示的創新路徑,合理利用非遺資源,將獨具民族特色、傳統文化技藝、民俗風情的非遺傳承內容融入旅游場景,讓傳統文化真正“活”在當下。這不僅豐富了古城的旅游內涵,拓展了非遺展示的維度,也讓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活態文物”在新時代重煥新活力、展現新魅力、開拓新天地,展現了“非遺正青春”的蓬勃活力。
納西古樂會演奏古樂。(資料圖)
走進文化院落,納西古樂悠揚奏響、民族歌舞表演精彩紛呈、銀器在匠人手中流轉生姿……手工藝品店內,東巴紙、扎染、木雕等各類非遺產品琳瑯滿目,吸引著眾多游客駐足。如今,非遺正在以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
東巴造紙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秀昌在手道麗江民間手工藝術館制作東巴紙。(供圖)
位于五一街王家莊巷的手道麗江民間手工藝術館,是古城內集中展示、體驗傳統手工藝的窗口,也是深入體驗納西東巴造紙等傳統手工技藝的最佳場所。館內分為東巴造紙、納西皮藝、古城書畫等展示區域。自2016年3月開館以來,每年都有不少市民、游客走進這里,觸摸納西文化的脈絡,體驗東巴紙的制作技藝,感受古老造紙術的魅力。
在東巴紙上書寫東巴文。(供圖)
隨著東巴紙越來越受喜愛,這一古老技藝不再局限于傳統形態。它被巧妙地融入現代文創設計,搖身一變成為精美的筆記本、文藝的明信片、別致的書簽等文創產品的獨特原料,這些承載著歲月溫度的非遺衍生品,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現代生活場景中煥發新生。如今,游客們走進手道麗江民間手工藝術館,不僅能欣賞東巴紙的成品,還能體驗東巴制作的神奇過程,讓指尖與古老技藝親密對話,讓非遺真正“觸手可及”。
在麗江古城,由東巴紙做成的筆記本、明信片、書簽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圖源:“麗江古城游”微信公眾號)
除此之外,諸多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也在古城內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在“喜鶴·納西人家”,游客可以身著納西傳統服飾,親身參與納西婚俗、祈福禮俗等活動,在互動中沉浸式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在納西象形文字繪畫體驗館,游客可以跟隨東巴老師學習書寫象形文字、親手繪制東巴繪畫,解鎖古老文字背后的文化密碼;銀文化院落全方位展示了麗江銀飾的歷史淵源及文化魅力,游客可以DIY制作,親手敲打出專屬銀飾;天地院更是熱鬧,傳統歌舞表演與民俗展示輪番登臺,為游客送上一場場精彩的演出……游客在漫步之間沉浸式體驗活態文化,觸摸千年古城的文化脈搏。麗江古城里的各個文化院落不僅是游客體驗非遺的熱門打卡地,也成為了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橋梁。
銀文化院落展示了麗江銀飾的歷史淵源及文化魅力。(麗江融媒記者 李琳 攝)
在非遺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路上,麗江古城探索多元路徑,拓寬渠道,深度挖掘納西古樂、東巴象形文字、東巴造紙、麗江傳統銀器鍛造、納西婚俗及各民族服飾等眾多非遺資源的文化價值,通過創新性“深加工”,讓非遺融入景區,古城以“旅游 民俗文化”“旅游 傳統技藝”“旅游 文化演藝”等形式進行展示、互動,提升了游客的游覽體驗。
納西人家。(麗江融媒記者 李琳 攝)
如今的麗江古城,既是一座承載歷史的文化遺產地,也是一座有溫度的生活空間。東巴象形文字化作文創產品的潮流符號,扎染布藝裝點著民宿的窗欞,傳統婚俗的儀式感成為年輕人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民族打跳的節奏融入現代快閃活動……曾經“沉睡”的非遺正以創意十足的方式,成為古城鮮活的文化注腳,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