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樹木吐新綠,小草展嫩芽,河溪歡暢,湖水蕩漾,展現出春回大地的新氣象。“春江水暖鴨先知”,一群普通秋沙鴨循著春的氣息,早早地來到太子山保護區大灣灘水庫游弋嬉戲、覓食,給清寂的大自然帶來了一份生機與活力。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營保護站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在大灣灘水庫拍攝到6只普通秋沙鴨,1只或 3 、4 只組群,在水面上盡情遨游,劃出了層層漣漪。游累了躍上岸邊歇息,有的抖動著翅膀、用喙梳理著細密羽毛,有的則安靜佇立,悄然張望,仿佛在享受這片刻的寧靜時光。
普通秋沙鴨是秋沙鴨中個體最大的一種,體長54-68厘米,體重最大可達2千克。雄鳥頭和上頸黑褐色而具綠色金屬光澤,枕部有短的黑褐色冠羽,使頭頸顯得較為粗大。下頸、胸以及整個下體和體側白色,背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腰和尾灰色。雌鳥頭和上頸棕褐色,上體灰色,下體白色,冠羽短,棕褐色,喉白色,具白色翼鏡,特征亦甚明顯,容易鑒別。普通秋沙鴨是水環境的“晴雨表”,偏好清澈、無污染且食物豐富的水域。主要以小魚、蝦、水生昆蟲以及部分水生植物為食。它們生性機警,常在遠離岸邊的開闊水域活動,善于潛水和游泳,憑借敏銳的視覺和聽覺來察覺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一旦有危險臨近,便會迅速潛入水中躲避。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屬于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7萬畝,區內分布有天然林、人工林、草原、高山草甸等植被類型,發源于保護區的18條河流以及自產水源匯聚而成的槐樹關、大灣灘、藥水等6座水庫,吸引了眾多水鳥繁衍棲息,近年來,先后監測拍攝到黑鸛、鸕鶿、蒼鷺、黑翅長腳鷸、白骨頂、綠頭鴨、鴛鴦、赤麻鴨等水鳥,顯現了保護區生態建設、水源保護巨大成效。今后,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通過多種生態保護舉措,持續改善環境,吸引更多“生態精靈”繁衍生息,為建設美麗甘肅做出更大的生態貢獻。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